为关心关爱养老机构护理员心理健康,强化对生命价值的认知,将心理能量转化为服务动力,在安宁疗护中传递尊重与希望,提升职业幸福感,4月2日上午,在烟台市民政局(烟台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)的指导下,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在烟台莱山秀林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“照护有光·赋能前行”养老护理员心理减压与赋能活动。此次活动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爱普情绪高级管理师、中级社工师、主管护师吕洪梅老师授课,聚焦养老护理员长期面对安宁疗护、情感支持等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心理负荷,通过科学方法帮助其释放焦虑、悲伤等负面情绪,重建心理平衡,避免因情感耗竭影响服务质量。
以 "抓快乐" 开启治愈之旅
活动伊始,吕老师以一场别开生面的 "抓快乐" 互动游戏点燃现场氛围。参与者手抓手,通过快速捕捉他人传递的 "快乐能量",在欢声笑语中释放工作压力。
艺术疗愈 看见情绪的轮廓

在 "雨中人" 绘画环节,以“视察压力源”为切入点,护理员们用画笔描绘自己在雨中的场景。吕老师通过分析画作中的人物动态和环境细节,引导大家觉察潜意识中的情绪状态。"有的护理员把自己画得很小,躲在伞下;有的则画了阳光穿透云层,这正是他们当下心理状态的真实映射。" 现场护理员们在分享中逐渐打开心扉。
情绪管理 构建 "彩虹轴" 能量系统

针对养老护理工作高强度、高情感投入的特点,吕老师引入 "情绪彩虹轴" 工具,将情绪程度划分为10个维度。通过色彩及分数标记日常情绪波动,帮助护理员建立可视化情绪管理模型。"这就像给情绪装了个温度计,能及时发现压力临界点。
赋能策略 从 "心" 出发再出发

活动最后,吕老师结合典型案例,系统讲解 "按下情绪暂停键"" 发现自己的情绪吉祥物""情绪多版本解释" 等实用技巧。特别针对 "职业倦怠期"" 情感耗竭 "等问题,提出“看见美好”展厅、"好声音录影棚" 等创新建议。
在这场充满温度与智慧的心灵旅程中,我们共同探索了情绪管理的科学密码与艺术表达。通过 "游戏破冰 - 艺术表达 - 科学工具 - 实践策略" 的闭环设计,帮助护理员们不仅掌握了压力转化的实用工具,更重新锚定了照护工作的深层价值 ——照护者的心灵温度,正是长者生命尊严的底色,实现从压力释放到心理赋能的跨越。
"当我们学会与情绪共舞,就能在安宁疗护的沉重中,看见生命的微光。" 正如护理员王大姐在分享中所说,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心理充电,更是照护理念的迭代升级。期待每位护理员都能成为 "情绪营养师",用健康的身心状态,为长者烹制最后的生命盛宴。